“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冲刺阶段,是学校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的攻坚时期。为更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现代化2035》,根据国家、省、市教育事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基础和特色,编制本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蓝图。
第一部分 “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建设成就
“十三五”时期,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发展第一要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推动转型发展,特别是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擘画了发展蓝图,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党建思政工作取得实效。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基层党建工作,1个党支部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党支部被选树为“云南省高校创建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学校党委被评为“丽江先锋”示范点,1个党支部被命名为丽江市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整治“四风”问题,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学校领导班子考核均为“优秀”。推进巡视整改、审计整改。开展四轮校内巡察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每年均保证5名驻村工作队员,推进党建促扶贫,投入扶贫资金480余万元,帮扶对象顺利完成脱贫出列目标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升工程,1名同学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二)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治理结构不断优化,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章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基本制度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优化院系设置,探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实施法律顾问制度,推进依法治校。转型发展取得实效,制定《转型发展实施意见》《转型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应用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构建、科研服务社会能力提升、打造和彰显办学特色等五大工程15项行动计划,建成一批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谱写教育奋进之笔,制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27项重点改革项目为载体,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岗位聘用和绩效分配制度,形成良好导向机制。
(三)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截至2020年末有教职工438人,其中专任教师388人,教授32人,副高级职称132人,博士13人(含在读)、硕士240人。“十三五”期间,新增全国优秀教师1人;新增“云岭学者”1人、“省突”2人、“省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辅导员7人;新增丽江市学术带头人3名,丽江市五十佳教学能手2名,丽江市“百名数字化人才”9名、“百名文旅人才”7名、“百名财经人才”4名;新增校级教学名师19人、校级学术带头人21人、校级骨干教师72人、科研团队8个、教学团队5个;新增“双师型”教师39人;聘请133名外聘专家承担全日制学生课程教学任务。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规模逐步扩大,全日制学生从6041人增加到8118人。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本科生350名。实行学年学分制,深化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特色评估。加强专业建设,建有省重点专业、特色专业、高水平骨干专业各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8项。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22个,其中省级教学基地4个;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144个,其中省级教学基地2个。联合成立“洲际英才培养学院”,订单式培养学生300余人;被授予“云南省足球学院”称号。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2016、2017年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共有4136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深造学习。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取得新进展,获基层武装部建设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五)科学研究实力不断提升。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59篇,其中北大以上核心期刊106篇;出版学术著作59部。新增知识产权29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获奖共48项。评选科研平台10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2个。新增科研团队8个。为行业、产业、企业提供咨询报告224份,采纳率100%。
(六)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9893人。承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民汉双语教师等非学历培训4997人次。承担2019年职业院校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国培计划)培训教师13名。成立“丽江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校新型智库”,为丽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承担横向课题研究,成立“丽江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参与丽江旅游项目规划,培训旅游专业人才。
(七)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凸显。建立以东巴艺术研究为特色的高校艺术学院,成立滇西北艺术传承基地、纳西学研究院。探索形成“教师、课程、教材、科研、学生”五位一体的民族教育模式。产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巴教仪式舞蹈与原始体育关系研究》《东巴经戏剧发生学研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纳西族东巴画百年艺术展》等代表性项目。
(八)对外交流合作取得突破。深入推进校政、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4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学校,与云南民族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培养本科学生。与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共同设立丽江分院。与迪庆民专等5所中职学校签订“3+2”中高职贯通《联合办学协议》。与缅甸云华师范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完成“从东巴象形文字到当代艺术”法国展。
(九)学校文化建设得到强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系列活动。打造禾雨《北京有个金太阳》品牌项目,大力学习宣传杰出校友张桂梅先进事迹。成功申报丽江市“文明校园”。被授予“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丽江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校”“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丽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七五”普法规划市级验收评为“优秀”。积极开展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优秀项目办”称号。
(十)办学综合条件逐步改善。新增办学用地501.54亩,新建创新创业中心16381.42平方米,完成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2750.11万元,新采购图书103845册。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建成协同办公等应用系统及资源平台13个。2016年、2018年通过省教育厅复评,保留省级“平安校园”称号。创建节约校园和清洁校园,不断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制机制,切实改善办学条件。
二、重要经验和启示
“十三五”时期学校发展取得的成就表明: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好发展方向。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校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思想解放引领发展,以改革创新破解难题,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坚持正确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办学活力。三是必须坚持人才引领,增强发展动力。充分发挥人才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事创业热情,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四是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突出发展特色。坚持实事求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尊重发展历史,摸清校情校况,准确把脉,找准短板弱项,坚守教师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明确发展方向、凸显发展优势。五是必须坚持开放办学,扩充发展资源。必须开阔办学视野,拓展办校思路,全面构建良好的校政、校地、校校、校企关系,扩大合作范围,积极争取外部支持,全力扩充发展资源。六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凝聚发展合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办学治校,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谋福利,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团结和谐稳定的发展氛围。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学校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发展基础与实现“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直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建思政引领不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二是办学经费短缺,历史欠账较多,发展任务繁重,多重难题叠加,亟待突破“时空压缩”困境;三是基本条件建设推进较缓,建筑面积缺口较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成体系,校园文化标识建设相对滞后;四是学校治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需要持续提高,制度建设需进一步优化,制度执行效果不佳,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还不明显、活力还不突出;五是教师队伍结构需要优化,高层次人才较为缺乏,人才流失问题突出,教育教学能力需要全面提高;六是干部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力度不够,中层干部的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团结干事、担当作为、善于作为的良好氛围没有真正形成;七是部分干部、教职工因循守旧意识浓厚,路径依赖现象严重,改革创新动力不足,干事创业热情不高,工作执行力不强。
第二部分 “十四五”形势分析
一、发展机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和国家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这对新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为提高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划定了坐标,为学校改革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教师教育开启新篇章。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综合考虑区域布局、层次结构、师范生招生规模、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办学水平等因素,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发挥高水平、有特色教师教育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国家和地方有关重大项目要充分考虑教师教育院校特色,在规划建设方面予以倾斜;支持中西部地区提升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推进本土化培养,面向师资补充困难地区逐步扩大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规模。2020年10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师范院校评价,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十四五”期间国家关于加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为学校升格为“丽江师范学院”提供政策指引,对学校改革发展既是激励又是鞭策。
二是职业教育迈进新时代。2019年1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出了“职教20条”,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总要求和总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实施方案》和《行动方案》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为学校应用型专业建设带来了新的重要契机,要求学校紧紧围绕区域重点产业,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群),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三是升格提质步入新环境。《云南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优化高等学校布局,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要振兴教师教育,着力打造一批优质师范专业,重点支持本专科师范学校办好特色师范专业。推动职业教育师范生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丽江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支持在丽高校升格提质发展,支持丽江师专专升本,支持学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内涵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进专升本申报工作,促进早日升格为丽江师范学院。2020年9月14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到校调研指导工作,嘱托学校要“长大长壮长美”,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协调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四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学校。2020年9月25—26日,学校胜利召开第二次党代会,擘画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发展方向,明晰了发展思路,凝聚了发展共识,创造了良好内部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学校将围绕国家、省、市重要战略部署,审时度势、抢抓机遇,顺势而为、趁势而上,积极构建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大体系,通过“师范教育+非师范教育”双轮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利好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转化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推进器。
二、面临挑战
“十四五”时期,国家教育事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基调,高等教育在发展大潮中正产生时代变革,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重大需求,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待,对照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的标准,学校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基本建设、政策瓶颈、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还面临诸多挑战,学校内涵发展与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标准还有差距。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还不紧密,虽然专业数量多,但服务地方的能力还不够强;面对院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学校办学特色还不凸显,还未建成高质量、有巨大影响力的学科专业;随着社会对师范生培养层次高移,专科层次师范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给学校人才培养带来极大挑战。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要。面对学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学校急需大量高水平师资和人才,但人才引进仍然困难重重;学校现有师资仍存在着数量不够、水平不高、动力不足、活力不强、不够稳定等现象,引进人才与学科专业建设的契合度不够高,高层次人才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拔尖青年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
三是基本建设和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为推动专升本工作多年压缩招生数量,学校建设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学校经费来源单一,同时近年来人员工资上调,导致办学资金紧张,要筹措资金来推动改扩建项目建设的难度较大,要在短时间内补足建筑面积短板任务艰巨。
四是专升本工作中的政策瓶颈仍未完全突破。国家调整高等职业院校升本政策,明确高职院校原则上不再升格为本科,但对高专的升本政策仍未明确,政策瓶颈突破难度大,专升本工作形势仍然严峻。
五是体制机制改革还不能满足学校内涵式发展需要。学校综合改革推进力度还不够,管理体制机制仍存在运行不畅的情况,与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精细化的要求还有差距,仍然需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决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部分 “十四五”发展设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心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升本为抓手,深化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促进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推动学校“长大长壮长美”,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二、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破除陈规陋习,打破定势思维,转变行为方式,探索发展新路,破解发展难题,建立新规新制,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增强发展动力;坚持协调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学术研究、服务保障、基础建设等协调发展,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全面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积极创建文明校园、美丽校园;坚持开放发展,力戒内卷化的关门办学,扩大对外宣传,加强对外交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争取各方社会资源;坚持共享发展,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上下一心共担学校发展责任,共创学校发展新局,共同推动学校发展,共享学校发展成果。
三、发展定位
坚持“扎根丽江,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办学定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重点产业、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升本之前以坚持以本建专,以专科教育为基础,逐步扩大本科专业合作办学规模;升本之后坚持以本为本,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压缩专科教育,拓展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完善各种类型、各种形式的教育体系,培养品德好、专业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四、发展思路
坚持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这一目标,抓牢“两手”即一手紧紧咬住升本目标不动摇、一手紧紧盯住“保民生、扩规模、提质量、促发展”不放松,强化党建引领、以本建专、强院兴校“三大支撑”,优化校政、校地、校校、校企“四个关系”,实施人才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制度治校、文化塑校“五大战略”,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校院两级管理、人事分配制度、教育教学评价、后勤保障体系、党建思政体系“六项改革”,全面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奋力实现学生升本、专业升本、学校升本。
五、发展目标
(一)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学校实现高质量长大长壮长美,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成为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本科院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形成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学研究实力大幅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文化传承创新全面夯实,国际交流合作取得突破,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全面提高,学科专业设置更加合理,特色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内涵建设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师范类专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非师范类专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现代大学治理格局。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成文明丽师、美丽丽师、平安丽师,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总目标为:升格为“丽江师范学院”,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成为云南知名的师范院校,打造丽江国民教育体系的龙头。到2025年实现如下预期目标: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健全,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大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提振,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合理、优势特色更加明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优势突出,应用型工学农学学科同步发展,师范类专业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巩固提升,非师范类专业得到拓展,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取得一批具有原创性和重要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科研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校园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校园景观质量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效果明显,建成一所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文化氛围浓郁的现代大学校园;内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规范、合理,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十四五”时期学校建设与发展主要指标如下:
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到“十四五”末期,争取在校生人数达12000人,留学生人数达20人以上。
2.师资队伍:扩大教师队伍总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到2025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550人以上、兼任教师达275人以上,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以上,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的比例达到4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
3.学科专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点建设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积极发展应用型工学农学学科;把教育学作为核心学科进行建设,推进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支撑教育学门类的专业10个以上。优化专业布局,建设拟升本专业10个以上,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坚持“存量提质、增量优化”的原则调整专业结构,推动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协调发展。到2025年,开设本、专科专业50个左右,其中本科专业5个以上。巩固提升师范类专业优势,拓展非师范类专业,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4.科学研究: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深化科研管理改革,激发科研活力,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实施“丽师青年学者”计划,培养青年学术人才20人以上,提高学术团队科研攻关的整体能力。主动服务滇西北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用科研水平支撑人才培养质量,新增国家级项目5项以上,省部级项目20项以上,承担横向委托项目20项以上,发表高质量论文150篇以上,出版著作50部以上,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以上。
5.办学条件:科学编制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推进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力争新增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图书馆、实验楼、体育馆、国际公寓等建筑。购买“中国知网”数据库,新增电子和纸质图书41万册。重视校园绿化设计,提升校园景观质量,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绿色校园。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设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完整附属学校体系。
6.党的建设: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建设体系,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选树5个党建工作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遴选5个先进“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加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遴选5个样板党支部进行建设。构建大思政体系,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
第四部分 “十四五”重点任务
一、主要任务
遵循“以本建专”思路,聚焦升本目标,坚持“以升促建、以升促改、以升促管、以升促发展”,高质量完成十项主要任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突出党建引领,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加强政治建设,把稳学校发展正确政治方向,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探索建立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广大党员的终身课题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永恒课题,让“凝心聚力、团结干事、担当作为、共谋发展”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主色调”,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推动学校发展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领头羊”。加强学校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切实发挥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让校党委成为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和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指挥部”“战斗部”。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选人用人制度机制,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坚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加大干部工作的深度,推进干部调研常态化,加强岗位职责和干部匹配度分析,突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把政治素质好且有能力推动“十四五”发展目标落实落地的干部选准、用对、用好。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党建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深度融合。强化二级学院党组织建设,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健全完善二级学院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其在“强院兴校”中的主导作用。全面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探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建设体系。规范党员发展,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坚持从优秀教师中培养党员、从党员教师中培养骨干、从党员骨干中培养干部,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促进其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骨干带头作用,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建成为推动学校发展“对标一流、争先进位”的加速器。每年选树1个党建工作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每年遴选1个先进“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加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每年遴选1个样板党支部进行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提供纪律保障。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党政管理人才、服务保障人才三大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素质。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本、补充为重、保障为要”的原则,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把内培和外引结合起来,培养、吸引、留住、用好各类人才,营造和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充实师资队伍数量,优化学历、职称、学缘结构,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确保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优化引进、培养、考核体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发挥学院和学科引才积极性,积极引进博士教授支持学校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优化高层次人才考核机制。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加大人才储备,建立健全人才成长机制,创造人才发展优良环境,发挥人才个体优势,激发积极性。建立团队合作机制,组建“老中青”梯队,发挥“传帮带”作用,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形成发展合力。实施“丽师青年学者”行动计划,每年培养青年学术人才4人;科学制定遴选标准,每年培育校级教学名师5名、教学团队5个、科研团队2个、学术带头人5名、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10名。制定教师培训年度计划,突出重点培训对象,分层分批分类实施,把培训作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本领。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一线学生工作,改进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完善岗位聘用与考核管理制度,落实师德底线、教学底线、科研底线、公共服务底线责任,稳步推动“能上能下”运行机制。改革和完善薪酬分配体系,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既保障基本待遇,又建立正常增薪机制,重点建立以工作绩效和对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贡献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着力激发人才队伍活力。逐步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提升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责任感、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实施“教学立校”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和中心地位。树立质量文化观,培育教学质量文化,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培养“双证双能型人才”(“双证”即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能”即升学能力和就业能力)。围绕“特色+优势+一流”目标,合理设置专业体系,把优势专业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的专业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的专业做实,统筹做好“存量提质、增量优化”,推动专业协调发展,促进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培养品德好、专业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坚持需求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动对接1个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清洁载能产业、金沙江绿色农业、高原生态养殖业、大健康产业、数字经济产业、商贸物流业、生态环保产业等7个百亿级产业的“1+7”现代产业体系,把专业建在产业上,加强重点专业(群)建设。健全专业动态管理机制和淘汰预警机制,完善专业分层分类发展机制,统筹资源配置,加大对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等投入,形成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并存的良好态势。对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实施国家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围绕“双证双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核心,立足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统筹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基础教学与能力技能训练的关系。更加注重“教学相长”,鼓励多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个性化的教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学方式互动化、智能化,推动培养模式个性化、特色化。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建设精品课程,打造“金课”;组建“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程教学团队,提高公共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专升本考试能力。优化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把基地建到行业企业,把行业企业基地引入校园,打造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开展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坚持项目驱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推进特色教材建设,积极培育申报“教学成果奖”。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咨询指导作用,促进教学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高质量推进。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监控评估的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层次化、信息化。完善双创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双创平台,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导向,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就业率。
(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增强科学研究能力
加强学科建设,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构建学科梯队,完善学科建设委员会运行机制,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激发教师科研内生动力,增强教师科研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深化科研管理改革,激发科研活力,促进产学研用紧密融合。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改进科研评价,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坚持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合优势力量,加强以东巴文化为主的区域民族文化研究。推进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深化校内外科研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加强重大项目和成果培育,科学规划、加大培育、精准打磨,实施“丽师科研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在学校层面重点支持2项中长期科研专项,每年遴选培育2个重大项目、5个重点项目、10个潜力项目,为申报高质量科研项目打下基础。遴选一批基础深厚、优势明显的科研平台、实验室、科创平台、新型智库等进行重点培育,依靠平台凝聚团队力量、孵化批量成果,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重点打造10个科研平台、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申报1个市级“新型智库”。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和学术道德建设。完善科研运行保障机制,坚持“重点攻关、优质优育”原则,优化科研投入保障机制,加大科研奖励力度,加强项目和资金统筹协调,提高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实效性水平。
(五)实施“制度治校”战略,全面推进依法办学
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通过制度优化促进内部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统筹规划,提高制度供给水平和制度建设质量,推动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根据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适时修订学校《章程》,进一步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实施办法》《教代会实施办法》《理事会实施办法》等基本制度,推进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保障学校内部治理机构运行更加规范、高效。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释”,从制度源头推进简政放权、激发活力,修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职称评审办法》《岗位聘用实施办法》等重要制度,既要形成用制度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的导向机制,又要让制度激发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建立健全校内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布机制和定期清理机制,实行规章制度“废改立”年度计划,推动学校规范性文件管理信息化和公开化。增强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现象,不断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让制度管用见效,提高管理效率。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作为学校常年法律顾问,为重大决策、重大办学行为、重要规章制度起草、重要合同协议、诉讼案件等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依法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加大主动公开力度,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开展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加大普法力度。
(六)实施“文化塑校”战略,弘扬学校精神文化
全面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人文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全体丽师人的价值认同、使命认同和情感认同,全面提升学校软实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推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发展,铸丽师之魂。完善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制定和实施《学校文化建设战略规划及行动方案》,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把弘扬杰出校友张桂梅精神作为核心内容,把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重要载体,把创建“文明校园”作为重要抓手,系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形成具有丽师精神特质的文化体系。进一步凝炼张桂梅精神,以红梅品格、红烛精神、红色基因、红旗飘扬“四红”为核心,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学习宣传的热潮,把敬业、执着、奋斗、奉献等作为提振精神促发展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旗帜和风帆。继续打造“禾雨”文化品牌,在新时代广泛传唱《北京有个金太阳》,传承红色基因。确定校风教风学风,融入校园文化标识和人文景观建设,提升师生的精神风貌、精神状态和精神气质。系统规划,深入开展校史研究,全面收集校史资料,挖掘和传承学校历史红色基因,重启校史陈列室建设,强化以史育人,讲好丽师历史。广泛宣传学校精神、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拍好学校宣传片,讲好丽师故事。确定丽师校歌,组织师生学唱、传唱校歌。描绘好文化符号,全面推进具有学校文化内涵的学校文化标识和人文景观建设,加强校园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建设,规范校园道路、建筑物名称,赋予文化内涵。鼓励校园原创文化品牌创建,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和教工组织开拓创新文化建设阵地。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创设富有人文气息的文化氛围。制定实施“文明校园”创建中长期行动计划,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力争成功申报“省级文明校园”。
(七)优化学生教育管理,全面提升育人成效
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五育并举”体制机制,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引导学生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立“大学工”理念,构建大思政格局。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积极申报育人改革试点。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同。配齐配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职辅导员、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马院品牌,力争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云南省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宣讲基地。进一步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思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班主任、辅导员制度,厘清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职责,把承担班主任、辅导员等公共服务责任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严格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精准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确保资助全覆盖。建立完善易班管理制度,加大“易班”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和服务机制。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推进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系列化、特色化开展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高质量完成应征入伍工作。力争成功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八)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深入推进校政、校地、校校、校企和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全省发展战略,与丽江市政府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提升服务地方发展的高度、精度和效度。全面落实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四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学校协议,使之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扩大与不同层次的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深度合作,拓宽人才培养合作路径,搭建“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拓展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英才培养”“订单式培养”等合作育人模式,通过产教产学融合,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学生发展。服务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辐射中心建设。争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在学科共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支持教师走出去,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到“十四五”末期争取在校留学生人数超20人,争取落地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挥智力优势,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重点产业、服务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服务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创办《丽江发展研究》内刊,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做强“丽江市教师发展中心”,深入开展丽江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争取基础教育研究重大课题,提供重大咨询报告;做优“丽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积极承担丽江市中小学教师业务培训,争取三年内完成丽江市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加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度结合,不断提升学校决策咨询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做优旅游重点产业培训,推广丽江旅游发展模式,构筑高质量旅游人才培训基地。聚焦文化旅游产业、高原特色农业、清洁载能产业、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等,争取重大横向课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咨询报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加快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推进涉农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办好继续教育,聚焦产业、行业在职培训,拓宽履职晋级、终身学习渠道,办好“丽江老年大学”和“国家开放大学丽江分院”。服务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滇西北民族文化研究,深化东巴文化研究,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有效融入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创新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和市场效益。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学校永续发展
按照“保民生、扩规模、提质量、促发展”的原则,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同步改善办学条件,与办学规模、内涵建设相匹配,一体推进、整体提升。与《学校文化建设战略规划及行动方案》相配套,全面系统规划景观设计与建设,提升校园景观质量,加强绿化美化,建设校园文化长廊,搭通文脉、学脉,把学校建成一所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的现代大学校园。加强与丽江市政府的沟通协调,建设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的完整附属学校体系。购买“中国知网”数据库,充实图书资料。加强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全盘统筹、系统配置、集成打造,建成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教学基地。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满足师生基本需求和发展需要,保障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完成校园信息化二期工程项目,构建大数据平台,开展大数据支撑下教育治理能力优先行动,创新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打造全流程教育管理服务,切实提高教育网络安全水平。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相融合的个性化学习新生态。推进“翻转课堂”“双师课堂”“智师课堂”“云课堂”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在线交互式网络教学模式平台建设。
(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保障学校安全发展
深刻认识“风险社会”的时代特征,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学校安全屏障。加强校园综合治理,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加大“三防”投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提升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能力,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和谐安全的良好环境。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构建学校安全责任体系,把保障学校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全面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健全检查督导机制、考核奖惩机制,理顺工作运行机制,落实“精细化”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超前规划,分步投入,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经费保障,切实构建“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市、区、街道、社区的沟通协调,健全多方联动机制,落实法治副校长制度,加大力度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强化风险管理,完善应急机制,落实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专项工作应急预案制度,制定年度风险管理计划,加强风险等级识别,分级分类加大防控力度,加强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处置水平。强化潜在风险分析研判,紧盯重点人、重点物、重点事、重点区域、重要时间节点等,增强工作前瞻性,强化矛盾排查,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学校大局稳定。完善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强化部门间和地方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合力储备防控物资,加大力度建设校医院(医务室),深入落实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强化舆情管控和网络舆情监控。完善财务风险防控制度,保障学校财务运行安全。坚持预防与教育相结合,应急与防控相补充,健全保密、密码、信息安全等制度,保障学校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落实学校综合保险制度,妥善处置事故和化解办学经济风险。加强值班值守,完善安全信息报送机制。
二、主要改革举措
(一)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学校《章程》,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以职能部门和专业学院为依托,以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代会、理事会等为支撑的现代化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释放办学活力,激发办学动力,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坚持“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分工负责”的原则,优化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决策机制,强化决策督办与落实,推进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探索和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切实推进教授治学,发挥教授、博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教代会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改革发展工作和民主管理监督的积极性,提高教代会提案的质量。加强理事会建设,补充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理事会成员参与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重大改革举措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评议。聚焦“强院兴校”,充分发挥学院和基层党组织作用,形成高效、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注重激发学院“中场发动机”作用,把党的教育方针和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联动的工作优势,始终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特别是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坚持不懈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改革
逐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明晰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强化二级学院目标绩效管理,激发办学活力。制定《“强院兴校”改革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遵循依法治校、权责相统一、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制定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办法》,厘清、优化校院两级权责关系,转变管理部门职能,突出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构建学校宏观管理、部门协调配合、学院实体运行的管理模式,提高学院管理水平,保障学院在学校授权范围内自主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加强学院目标责任管理,以考核评估为主要方式管理学院工作,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为主要手段引导学院工作,以指导监督为主要途径规范学院工作。推动学校职能部门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师资队伍、财务、对外交流与合作、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制定政策、组织协调、监督评估、提供服务保障。完善学院党总支会议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优化学院议事决策机制。推进学院特色建设,提升学院文化特质,打造“一院一品牌”。支持学院自主设置所属教研室、研究中心(所)等教学科研机构。
(三)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科学统筹人员编制,推进分系列、分层次管理体系建设,采取动态使用编制、争取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支持、非编人员聘用、购买服务、后勤服务社会化等多种方式,补充教职工数量,满足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需求;统筹用好编制资源,优先保障教学科研需求,向重点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和重要管理岗位倾斜。推进岗位聘任制改革,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制,深入推进队伍分系列管理、动态聘用管理,完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实现教职工的分类管理,推进各类人才各尽所能、协同发展;按照“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科学制定岗位聘用与管理办法,合理确定各系列各岗位职责和任务,以聘期考核为抓手,推动教职工持续发展。严格教师准入,推进准聘和长聘相结合的聘任制改革,落实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探索采用临时聘用、短期聘用等合同制方式引进高水平教师、“双师型”教师。改革教师职称评审机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科学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突出质量导向,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扭转轻教学、轻育人等倾向,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弊病。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减少“大锅饭”平均主义分配,充分发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激励功能,以绩效为杠杆,以考核为依据,建立与岗位设置、分类考核和绩效分配制度相结合,公平合理、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管理体系,在分配中充分体现教学科研数量与质量的绩效导向作用,让绩效工资分配既符合上级要求又符合学校实际、既体现底线公平又注重绩效激励、既体现考核要求又着眼事业发展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激发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按照“分类管理、发挥优势、彰显特色、项目驱动、质量监控”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教育类专业优势,彰显应用型专业特色,对教育类专业和非教育类专业采取分类指导建设,实现“双轮驱动”“齐驱并驾”推动专业全面发展。把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作为突破口,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教育研究、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抓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优化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卓越乡村教师。落实促进产教融合意见、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开展技术或产品研发;坚持做中学、学中做,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逐步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项目驱动,系统编制“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指南,科学拟定年度实施计划,通过项目实施,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多维度考评教学规范、教学运行、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获奖等教学工作实绩,强化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在绩效分配、职务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以目标为导向,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科学制定教学质量监控观测点,动态化、精准化实施质量监测评价,建立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五)推进后勤保障体系改革
以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为核心,以推动基本建设规范化、后勤服务优质化、资源配置高效化为抓手,提升后勤管理服务保障效能,构建保障有力、服务规范、运行高效、监管到位、经营有序、效益明显的后勤保障体系,营造良好的后勤文化氛围,提升后勤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水平。抓住校园规划管理、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建设项目设计管理、建设项目采购管理、建设项目签证管理、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建设项目监督等重点环节,规范推进校园整体规划、改扩建项目建设,保障好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和场所。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逐步开放校园后勤市场,推进社会服务购买,引入优质社会服务,健全准入退出机制,逐步降低自办后勤的规模,提升社会化程度。切实提高后勤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满足多元化、差异化的师生需求。健全后勤监管机制,完善监督评价体系,建立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杜绝安全事故,保障服务质量。推行社会化购买服务,加大监管力度,完善食堂、学生宿舍、教职工周转房、医务室、场地租赁等制度,进行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推进办学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坚持“合理配置、保障重点、提高效益”的原则,把资源配置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科研水平上来,整合资源,动态调整,提高公共用房、大型仪器设备等学校资产的共享率和使用效益。加强后勤服务队伍建设。提升食堂管理水平,加强“六T”食堂建设,改善食堂餐饮质量,保证食品安全。规范教职工周转房管理。加强教学科研用房修缮与服务管理,保障好教学科研工作正常开展。改善水电基础设施,保障水电气正常供给。提升快递服务管理质量。规范校园超市管理。
(六)深化党建思政体系改革
以加强党建为学校发展立“根”,以强化思政工作为学校发展铸“魂”,推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发力。强化“大党建”理念,打造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制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五年行动计划》,围绕党建引领学校长大长壮长美“一条主线”,突出政治性和组织力“两个导向”,深化党建业务、校地校校、体系模块“三个融合”,推动学校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四个作用发挥”,构建目标责任体系、组织网格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学习教育体系、制度保障体系“五大体系”,坚持党建重点任务牵动、特色项目推动,深入实施“党建+”工程,做到业务工作部署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创建具有特色的党建文化。完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优化思政工作体系,构建“1+2+3+10”的大思政格局。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好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两大模块”,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第二课堂“三个渠道”,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优化“十大”育人体系。以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抓手,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发挥重要阵地、主干渠道、核心课程的作用。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党建、思政进一步融合,通过强化党建促进思政工作,把思政工作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发挥协同联动效应。
第五部分 规划落实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规划体系
学校成立“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负责组织实施和执行落实规划的目标任务。各学院各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相互配合,加强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学院、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协同,全面推动规划的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学校建立“1+11+11”规划体系,由1个总体规划、11个专项规划和11个学院规划组成,同时制定相应的规划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领导、任务分工、完成时限等,抓好规划工作落实。
二、广泛宣传动员,凝聚发展合力
利用各种媒介和载体,广泛宣传学校“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措施,校领导和专项规划负责人要带头深入教职工、深入师生宣讲“十四五”规划,加强对规划精神的解读,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奋斗目标、战略任务的认同感,统一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动员全校教职工进一步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以实际行动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高对规划的执行意识,引导全校师生员工积极监督规划的落实。加大对规划落实的重要进展、重大成果和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推广先进经验,专项规划之间、学院与学院之间互学互鉴,凝聚发展合力。
三、注重过程管理,强化督促落实
建立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的战略管理体系,健全规划实施的中期和年度监测和评估制度,将规划的实施和落实情况作为各学院各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相关指标跟踪和监控机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控和年度监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履行好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职责,每年对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和各学院提交的年度执行情况总结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实施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在“十四五”中期,对前期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回头看”,抓好督导落实,将检查评估结果纳入学院部门绩效考核,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和督促检查制度,全面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四、加强目标管理,严格结果考核
注重战略思路与规划实施相结合,既重视规划的宏观思路和战略目标,同等重视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在编制中明确可观测的目标任务、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可落实的保障举措。建立“自上而下”的目标体系,对关键指标进行目标分解,明确每个目标的责任校领导和执行部门,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将规划年度目标写入年度工作要点和工作计划,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确保学校“十四五”目标如期实现。
五、科学编制预算,落实资金保障
确立“成本—收益”观念,加强预算管理,统筹学校经费资源、国有资产、人力资源配置,学校财务预算要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结合未来五年重点发展任务,明确经费主要投入方向,保障规划重点项目,把资金用到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规划任务顺利落实。争取更多的政府投入,积极申请专项债券,培植教学科研等优质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努力增加教育事业收入。科学统筹基本建设投入与设备购置开支、人员经费支出比例。加强资金年度预、决算工作,依法理财,科学分配,切实做好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