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师青年大讲坛——妙趣横生的楹联艺术 主讲:唐光国(教师教育学院教师)

作者: 时间:2021-01-17 点击数:

为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楹联艺术的趣味。1113日晚19点,由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团委广播站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丽师青年大讲坛——妙趣横生的楹联艺术活动。本次活动由唐光国副教授担任主讲人,由赵海兰、李国良担任主持人。

活动上,唐光国副教授依次为同学们介绍了对联的起源、发展、特点等八个部分的内容。

对联,雅称楹联,也叫对子。对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指,古时人们在春节来临之时,会在两块深红色的桃木板上,书写神荼郁垒字样,或画出二神图像,悬挂于大门两侧,意在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唐光国教授以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国君孟昶(公元919-965)的对联为例子,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来说明的对联所展现的吉祥纳福的美好意味。

对联艺术的发展经历过几个阶段,到宋代,对联已经非常普遍。王安石《元旦》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展现了对联文化在此阶段的普及性。而明朝时期,开国皇帝朱元璋也被称为对联天子,就贴对联一事,他曾下过一道圣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从中也可看出,明朝对楹联文化的重视。

唐光国教授提到了对联的几个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他举例苏小妹和秦观的对联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破水中天来说明这几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他举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对句,说明了这两点。除此之外,还有上下联不能重字这样的特点,对联文化的丰富特点,也从侧面展现了对联文化的深厚特性。

最后,唐光国老师向大家传授了学习创作对联的几个技巧。创作对联:需要由小到大,从易到难;也需要应景而作,因事而题。他用自己写的伴咚咚钟声,歌新年伊始花华色,燃熊熊篝火,跳新年伊始阿丽里这一对联举例,向同学们说明了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他强调,熟练背诵,才能更好的创作对联;才能更好的体会对联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活动旨在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楹联文化的魅力,挖掘传统对联文化的价值,加深同学们对楹联文化的认识。倡导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争做楹联文化的传承者与宣传者。